【企业文化】讲王阳明的故事,话“度”的人生学问

日期:2020-10-28    阅读数:

  

 

      如今,关注我国古代先哲王阳明的人,是越来越多。王阳明的故事不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已有位置。王阳明的智慧对当代的后人颇有启迪,特别是关于“度”的观点。下面我讲王阳明的故事,话“度”的人生学问。
 
(一)
 
 
 
      在中国历史上,王阳明的知名度仿佛有东山再起之势。当然,王阳明的观点,相当有个性。王阳明(1472―1529),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宁波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为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有的还说是思想家。他继承发扬儒家思想,创立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挑战并打破宋明时期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为儒学思想的又一文化高峰。阳明心学影响深远,曾国藩、梁启超等许多名人的精神导师。并远播日本等国,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
 
      有关资料记载,王阳明五岁才开口说话,一开口不是叫爸爸妈妈,而是背诵《大学》。十二岁时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事?”并说:“嵬科高第时时有,岂是人间第一流?!”“唯为圣贤,方是第一。”瞧不起状元爸爸的状元。十七岁结婚,新婚之夜闲逛到道观,竟然忘了洞房中的新娘,和一位老道士谈了一夜。二十八岁进士及第,全国第十名,开始从政生涯。四十七岁因功被封为新建伯。三十多岁开始讲学,无论是当官,被贬,闲赋在家,还是行军打仗,总是不忘讲学,“倡明圣学为事”,讲学是第一要务。五十六岁去世,谥号文成。
 

 
      王阳明在哲学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命题,冲击了僵化的程朱理学,最终集“心学”之大成。“阳明心学”的思想本质是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个人意愿的尊重及个体创造力的调动,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是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致良知说,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则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王阳明反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出“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人们在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
 
      王阳明坚持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首位。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阳明早年提倡静处体悟。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道德修养无须“外求”,而只要做静处体悟的功夫。晚年提出事上磨炼。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改而提倡道德修养必须在“事上磨炼”。主张省察克治。他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强调贵于改过。他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在道德修养中,不贵无过,而贵改过。
 

 
      王阳明提出“随人分限所及和益精其能”说。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他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一学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分层教学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发展。
 
      王阳明在施教方法上主张乐习不倦。他竭力反对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者考虑到学生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心理特点,否则就会出现学生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的局面。王阳明还提倡教学中要动静搭配,使学生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从而乐习不倦。
 
(二)
 
 
 
      我们现代人也需要向王阳明学做人做事,要守好五个“度”,方能把握好人生大方向。努力做到:胸怀有宽度,办事有力度,读书有厚度,眼界有高度,说话要适度。
 
      第一,胸怀有宽度。
 
     佛家喜欢论“境界”,按照儒家的说法叫“胸次”。王阳明讲,做人应当“胸次悠然”。王阳明是个性情中人,平生主张尽性而为。在他看来,一切本该顺其自然。太过纠结在意,反倒成了内心的障碍。王阳明说:“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过去事放不下,未来事想不通。胸次渐窄,人也就走进了死胡同,是谓“著相”。懂得享受当下生活的人,对于过去的得失,不做无谓的计较;对于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也不做杞人忧天的担心。他们胸怀宽阔、内心清明,所以他们是快乐的。庄子云:“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空的房间才显得敞亮,吉祥的事情才能容纳进来。人的胸怀也是这样,王阳明说:“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只有拔除胸中的杂草,去除那些无谓的烦忧,才能常保安宁祥和。
 
       第二,办事有力度。
 
       王阳明是心学宗主,却也是一位实干家。在他看来,任何成就都不是凭空想来的。要想取得一番大成就,必得先下一番苦功夫。如果做得不够好,一定是功夫下得还不够深。只要工夫深,把该做的事都做好了,一切便会不求自来。王阳明自己不满足于纸上谈兵,一有机会就实践自己的兵法功夫。他曾以钦差的身份,奉旨督造一项工程。王阳明以兵法统御之方,对工程队实行军事化管理。他组织民工演练“八阵图”,让民工劳逸结合,按时作息。对待手下的管理人员,也以兵法约束和指挥。在他的领导下,工程队的效率远胜平常。等到工程建设完毕,他对兵法的领悟也更深了。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在他看来,说话有说话的功夫,办事有办事的功夫,这些都得在事上磨练。功夫下得越深,根基也就扎得越稳。
 

 

 
       第三,读书有厚度。
 
      王阳明认为,读书是为了积累人生的厚度。有些人脑袋空空、腹内草莽。无法在世间做出丝毫贡献,对于自己的人生也全无益处。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凡有大志向的人,必定注意累积自己读书的厚度。从书本中汲取的知识越厚重,遇到困难解决的办法也会多一些。王阳明说,书一定要多读,但不强求全部记住。多读经典不仅是为了开启智慧,更是为了在反复思索中存养本心。英国哲人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使人善辩。”每读一种书,便能收获一种的好处。有了知识的托举,人生便如顺水行舟、翼下生风。
 
      第四,眼界有高度。
 
     人的眼界,决定了起点。不管做事还是做人,都应往更高更远处看。王阳明十三岁时,就向私塾先生发问:“什么是天下第一等事?”老师回答他:“读书考状元便是天下第一等事。”王阳明却不以为然地说:“考状元不算什么,读书做圣贤才是天下第一等事。”唐太宗曾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取法于下,则无所得矣!”意思是说,想要做到的是一流,最后所能做到的不过是中流;想要做到的是中流,最后所能做到的不过是末流;想要做到的是末流,最后可能什么都做不到。要有高于寻常的眼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
 
      第五,说话要适度。
 
      中国人讲究“出言有尺,说话有度”,其实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言语多寡不能定高下,而一旦越界却势必伤人害己。王阳明说:“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将劝意多,方是。”与朋友对话,不宜当面指责对方的过失。可以选择委婉地表达,才是更容易被接纳的做法。古人说:“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把握说话的分寸,守好言语的边界。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三)
 
 
 
      关于“度”的学问,需要学习一生,感悟一生。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守“度”是人生大智慧。这些“度”,人们读懂了几个?
 
      以时髦的词“格局”有高度为例。很多事情,不是从智商和学识来划分的,而是从格局开始的。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一个人能取得多少成就,过怎样的人生,取决于这个人的格局和视野的大小。大事难成,往往因格局太窄。
 
      作家刘墉曾在自己的书里分享了这样一则故事:大学时期的同学跟他抱怨老板,自己做着累死累活的工作,却只给一丁点儿工资,还故意拖延他的绿卡申请。刘墉听完,故意和同学说:“这么坏的老板,你怎么能白干这么久,你要多学习一点东西再跳槽,这样才不亏。”同学觉得刘墉说的有道理,于是天天主动加班,学习各种商业文书的写法,甚至还学了修复印机的技能,想着以后自己创业了省一笔维修费。就这样过了半年,刘墉又问同学:“你跳槽了吗?”同学笑着说:“我现在升职加薪了,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我干得开心,不跳槽了。”
 

 
      能将自己格局放开,转化心态,就会发现生活哪有那么多烦心事和不公平。如果能以主人公的心态来对待事情,就会发现很多困难都是让自己学习成长的经历罢了。如果总是拘泥于一念,无法打开格局,只会让路越走越窄;而转换心态与思维,将格局放大,就能有全新的视野,成就新的舞台。曾国藩曾有句名言: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长久,让格局宽大起来,才能将路走得更远。总结人生,人们不仅要学出名堂来,更要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用宽广的胸怀去对待别人;用妥帖的言语同他人沟通;用读好书来充实精神;用大格局面对生活窘境。
 
      一定意义上说,度是哲学,度是心理学,度是社会学,度是生命学。人生需要认识“度”,因为每一“度”都是一门学问。人生的船是自己掌舵的,只有坚守这些“度”,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把路走得越来越宽、越来越直。愿人们也能明白这些“度”背后的意义,无论生活在何处,都能用心中的尺度把握人生。王阳明关于“度”的学问,诲人不倦!
 
秦寄翔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客户案例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