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66+2科普话题之十九:积极参加癌症筛查,急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

日期:2022-04-11    阅读数:

  

  不仅在中国谈癌色变,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癌症都令人不寒而栗。实际上,人类与癌症斗争了许多年,人类在治疗和预防癌症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人类在认识癌症、征服癌症方面,越来越有信心。正如《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一部分,关于基本知识和理念中的第十九条,明确提出的那样:“积极参加癌症筛查,急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提高健康素养,努力做到这些要求,对于预防和医治癌症是大有裨益的。因为癌症筛查,利国利民。

  第一,要正确地认识癌症。

  2月4日是世界抗癌日,每年还确定一个主题。回想2013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你了解癌症吗?”说明许多人还没有正确地认识癌症。在一些人的眼里,提到癌症,就有一种心惊胆颤的感觉,甚至既寒又栗。现实中,很多癌症患者或者就是愁死、吓死、折腾死的。其实,在专家看来,癌症没那么可怕!癌症不是不治之症,癌症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科普教育,是让人们一起重新正确认识癌症,积极战胜癌症。

  中国是癌症大国,基于人口基数庞大,癌症病人的绝对数量触目惊心,其发病人数和死亡率都位列全球第一。肿瘤发展到了晚期,致死率能达到99.2%,很多患者是在数月、半年或一年内不治。据统计,我国癌症每年新发病例已达392.9万人,位居全球首位;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便占21个。2017年,我国癌症死亡病例约233.8万人,平均每天>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据2020年的数据,中国癌症死亡人数为300万人。综合分析,中国目前癌症预防意识差,精准预防手段少,导致癌症的早期发现率较国际水平低,严重影响我国肿瘤患者得五年生存率。而多层次防控体系对抗癌症是医界共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对抗癌症最有效的方式。

  第二,关于观念问题。

  观念之一:癌症是慢性病。癌症其实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只是一种慢性病,一种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心情有关、伴随着衰老而出现的常见疾病。癌细胞是一种伴随着机体的衰老过程而难以避免的生理偏差,越到老年,细胞复制的次数越多,加上老年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弱化,出现偏差的概率就越高。但是,既然是慢性病,也没必要害怕,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很多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观念之二:癌症难治,难在发现晚。由于早期癌症发展太隐蔽,很多患者发现时都已是晚期,不少癌细胞还会出现转移、扩散,很难进行治疗,致死率很高。癌症在目前的医学研究水平下,确实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疾病。难的原因在于,癌症的早期没有征兆,80%的病人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但是,难治不等于治不好,现在的医学技术发达,治疗癌症的医学研究也在不断进步,多种治疗方式,使癌症被治愈的几率大大提高。

  观念之三: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癌症的治疗不是哪里有癌细胞就把哪里切掉即可痊愈。例如,乳腺癌的绝大部分患者是需要综合治疗。做为一种全身性的疾病,病人的心情和心态也会直接影响病情,所以癌症的治疗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我国中医治疗癌症的思路,就是难能可贵。

  第三,积极参加癌症筛查。

  癌症筛查是医生在一个人没有任何症状时,检查这个人体内是否有某些类型癌症的一种方法。癌症筛查的目的是在个体尚未出现任何症状前,尽早发现那些能被发现的癌症。不同类型的癌症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筛查。筛查开始的年龄根据要筛查的癌症类型不同而异,因为不同癌症的好发年龄不同。

  为何要接受癌症筛查?从癌症筛查的专业角度分析,早期发现的癌症通常病灶较小,有时可被治愈或轻松治疗。早期治疗某些癌症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有时,筛查会发现某些细胞虽然尚未显示出恶性,但有可能转变为癌细胞。医生往往会在这种“癌前病变”有机会转变为癌症前对其予以治疗。经验和教训告诉人们,只有定期体检,进行癌症筛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促进人们远离癌症。而筛查性检查结果异常是否意味着一个人有癌症吗?回答:不一定。筛查性检查结果异常意味着一个人可能有癌症,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一定患有癌症。如果这个人的筛查结果异常,医生或护士很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以明确这个人是否存在问题。

  第四,急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

  一是癌症发现早,大多能治好。攻克癌症是人类的梦想。从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攻克癌症计划”以来,仅美国政府就为癌症研究投入近1000亿美元。2003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所长曾宣称“将在2015年结束癌症带来的痛苦和死亡”。可是这个预言落空了,现在距离彻底“攻克癌症”的目标仍然遥不可及。治癌新药研制的步伐沉重而急迫,而癌症筛查却让人看到了希望。大多数癌症如果早发现,治好其实并不很难。因为早期癌症尤其是癌前病变还没有转移,微创手术即可治愈而无需放化疗。人们与其“谈癌色变”,不如转变观念,定期进行防癌体检,及早知道自己身体的病变并予以及时治疗。而了解癌症知识,有利于转变观念。

  二是癌症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癌症在基底膜以上,虽有浸润,但无转移,宜手术,治愈率高,大多数术后无需放化疗,但是胰腺癌、胆管癌等难治的癌症是例外。中期癌症已经突破基底膜向纵深浸润,已有近处扩散,但无远处转移,通过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大多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晚期癌症要么有明显的近处扩散,要么有多发的远处转移,绝大多数不宜手术,但是结直肠癌肝转移、卵巢癌转移等是例外,可以手术。

  三是关于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发现癌前病变,发现原位癌,发现早期癌症,才是真正的癌症早发现。大多数癌症早期无症状,不可能凭感觉发现,若想早发现,须与健康体检相结合,或者进行专项的防癌体检。仪器检查可以早发现,但是病理诊断才是癌症早诊断的金标准。只早发现,早诊断,那么大多数癌症早治疗是很容易的。

  四是癌症筛查在行动。政府或者慈善机构或者企业已经进行的癌症筛查,正在积累经验。有的城市近几年开展的癌症筛查有三项:①开展的五类癌症(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肝癌)筛查;②连续三年开展结直肠癌筛查评。③筛查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先填写问卷,再评估风险,然后对高危人群进行体检。

  五是关于十大癌症。癌症可能有百余种,大多罕见,常见的有十几种。中国癌症新发病病例前十的癌症为: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宫颈癌、甲状腺癌、子宫癌、前列腺癌。这十种癌症占新发癌症数的78%,其中,女性居于首位的是乳腺癌,男性居于首位的是肺癌。以河南省为例,在这十大癌症中,肺癌发病率最高,为每年50/10万;甲状腺癌发病率最低,为每年5/10万。癌症总发病率约250/10万。因此,扎实做好癌症的大数据分析是有现实意义的。

  第五,防癌有道。

  “恐癌不可有,防癌不可无”,一分一防,胜过百分治疗。笔者曾经多次讲过“曲突徙薪”的成语故事,应当给人以启迪。实践证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防癌的根本。癌症是一种与饮食、心情、运动习惯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在热点日常生活中,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少吃腌制、熏制、烧烤、油炸、霉变食品及隔夜白菜和酸菜等;戒烟,不酗酒;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坚持定期适当的体育锻炼等,都可以有效预防癌症。

  第六,重视治疗。

  一是癌症的治疗提倡综合治疗,又叫“肿瘤多手段/多学科综合治疗”。根据病人的身心状况、肿瘤的具体部位、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结合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计划、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最适当的经济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对肿瘤病理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深化和各种治疗方法的创新和改进,肿瘤治疗正在向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老年肿瘤合并症患者需要综合治疗。二是生物治疗法--免疫细胞抗肿瘤。生物治疗是提取患者自身或者健康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在实验室经过培养、扩增,再回输给患者,精准地杀灭肿瘤细胞而不影响健康细胞,又叫免疫治疗。三是总结中医传统治疗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的经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第七,康复榜样,精神引领。

  健康长寿的大数据告诉人们,良好的心态特别重要,因为良好的心态就是免疫力,就是生命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像正常人一样聚会、聊天、唱歌跳舞、互诉家常。现实很难把他们与癌症联系再一起,可是他们都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抗癌经历,面对肿瘤,他们积极治疗;面对明天,他们充满希望;面对生活,他们是胜利者,是抗癌战线上的明星。人们都应当向他们学习,在不断提高健康素养的同时,善待生命,享受生活,拥抱未来。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客户案例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