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66+2科普话题之序:健康素养概要

日期:2022-06-05    阅读数:

  

  当人们翻开2022年的日历,辞旧迎新的美好祝福温暖人心。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人们的健康意识与日俱增。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进程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为此,笔者从今天起,在2022年,开启“健康素养”66+2科普话题讲解,通过系列健康科普,为秦皇岛市的康养城市建设做贡献。我国原卫生部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即66条。加上话题之序,健康素养概要;加上话题之跋,健康素养简评,本系列科普话题讲解为66+2。

  健康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也是永恒的主题。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并明确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实践告诉人们,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重要的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因此,在传播健康知识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维护健康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能力,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促进健康的潜能,传播健康素养的理念,积极研究探索健康素养对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应对健康问题的能力,继续以健康素养监测和评价个体、群体的健康状况,努力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在后疫情时期,提高人们健康素养,越来越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我国古人就追求健康长寿,秦始皇就是典型代表。如今,中国步入小康社会之后,追求健康长寿,更是人们梦想的目标。而健康长寿有一个世界级的考核指标,就是人均预期寿命。人均预期寿命简言之,就是假定有一批人,从0岁开始,按照目前各年龄段死亡率逐年走过,队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一人终老。统计这批人平均的死亡年龄,就是预期寿命。换句话说,全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是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它并非一个实际数据,而是一个基于生命表来衡量特定国家和地区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关系。据2021年3月5日消息,“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提高了1岁。而政府工作报告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概述中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因此,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任重道远。

  面对现实,人们如何健康长寿?国家如何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经验和教训告诉人们,重要的是必须从提高健康素养做起。关于健康素养概要,首先介绍健康素养的定义。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升人们健康素养,是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状况的重要策略和措施,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第二,介绍《健康素养66条》是什么?

  《健康素养66条》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简称。2008年,原卫生部以公告的形式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简称《健康素养66条》。这是我国健康教育领域发布的第一个政府公告, 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经重新修订后,2015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新健康66条包含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集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是所有关注自身健康、关爱他人健康的中国公民,都应当学习和掌握的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66条》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基本知识和理念25条。二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29条。三是基本技能12条。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及释义66条(2015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图解版)》等图书,以新颖的形式,对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的内容作了通俗的讲解。不仅易于记忆、便于传播,适合普通百姓阅读,也可作为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医疗工作者进行健康素养宣教的读本。我们开卷有益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宣传科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及释义66条(2015版)》,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关注健康素养,提高健康素养,认识、采纳并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掌握健康技能,有效地促进健康,增加幸福,以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建设做贡献。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客户案例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