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66+2科普话题之三:健康与环境息息相关
日期:2022-01-18 阅读数:
人类来到这个美丽的地球,就与环境有了不解之缘。有专家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也是环境的产物。《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一部分,关于基本知识和理念中的第三条,明确了“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要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究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做贡献。
保护环境,是对地球的贡献,也是对人类自己的贡献。保护环境,需要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去认识和分析。通过纪念建党百年,深入学习党史,使人们对党的初心印象深刻,那就是著名的“两个为”。2021年4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特别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又是从人类赋予的共同价值的角度,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价值理想的“三为”情怀。从“三为”,说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此后有大量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从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利益出发,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2015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初步系统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即“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近年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不断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这一倡议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其中关于“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的观点,赢得国内外的广泛点赞。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在这一重要理念引领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出坚实步伐,绿色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世界称赞中国绿色发展走在前列。在记者笔下:美丽中国,渐行渐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国土绿化让荒山变绿、家园变美;治理空气污染解决“呼吸之痛”;河湖已然悄悄变了模样;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显著,等等。通过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从环境方面为人民谋幸福,提高健康环境质量,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法治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生态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已经从无法可依发展为世界上生态环境立法较多的国家之一。但是,这些成果与新形势下生态法治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生态环境并未随着大量生态环境法律制定而得到根本改善,环境违法现象仍大量存在。改变这种人类对环境的异化状况,需要大力提高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效果,通过完善环保法治及法制建设,进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实效。
中国梦,也是绿色之梦。改善环境,共享健康,早已成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环境保护是国家的责任,同时也是全民的责任。尊崇自然、绿色发展,需要培养人们对地球和环境的敬畏之心。请看一位初中学生的演讲稿: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她呼吁: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但要珍惜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做到人人讲卫生,不随意丢弃果皮垃圾;还要共同保护环境,多植树不污染环境。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我们要积极响应这位中学生的呼吁,从自己做起,遵守讲究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让健康伴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