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66+2科普话题之四十七:合理用药与吃药打针的学问

日期:2022-09-30    阅读数: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有了病痛,就应当看医生,就需要吃药打针。经验和教训告诉人们,吃药打针是大有说道和学问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二部分,关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其中第四十七条明确提出:“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按照科普健康素养的要求办事,这就是吃药打针的学问。

  (一)关于合理用药。

  理解合理用药,应当包括科学开药、安全用药。提高健康素养,首先要认识药品的概念。

  1.什么是药品?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我们平时常说的中药、西药(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都是药品。俗话说:“对症下药”,意思是服用药品必须有明确的预防或治疗目的,治什么病用什么药,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自行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意思是药品除了有治疗作用外,也有不良作用,不合理用药或过量用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即使是正确服用合格的药品,也可能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有关用药常识,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使药品真正成为人们健康的保护神。

  2.药品与保健食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一旦有病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正常治疗、加重病情。科普知识告诉人们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买药时,一定要先在药品的包装盒上找“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x卫食健字(其中的x代表某个地区简称)”。当你决定购买药品或保健食品时一定要先看准“批准文号”,千万不要购买没有批准文号的产品,以免上当受骗。

  第二,提高健康素养,要认识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用药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①是否有用药的必要。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无需用药。②若必须用药,就应考虑疗效问题。为尽快治愈病人,在可供选择的同类药物中,应首选疗效最好的药。③药物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的轻重权衡。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成瘾等。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对病人有益无害或益多害少的药物,因此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药物。④联合用药问题。联合用药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增加,称为协同作用;也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应,减弱毒副反应是联合用药的目的,反之,治疗效应降低,毒副反应加大,是联合用药不当所致?会对患者产生有害反应。

  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服药前要检查药品有效期,禁止使用过期药品;要妥善存放药品,防止药物变质或失效,防止儿童及精神异常者接触。一旦误服、误用药物,要及时携带药品及包装就医。

  (二)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我国被称为是“第一输液大国”,是否名副其实?以2009年为例,这一年,整个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液8瓶。而在03年,是30亿瓶,07年,是70亿瓶,可见增长幅度惊人。有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大输液市场容量在100亿瓶(袋)以上,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尽管后来卫生部门解释称,这个100多亿瓶是生产量。资料还显示,“爱输液”是个普遍问题,不管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喜欢输液,地域差异不大,并且输液率一直都在持续增长中。有报道称,在国外输液治疗是有严格控制的,门诊输液率一般在10%以下,在我国输液率却高达60%—70%。而一篇2006年的报道显示,门诊病人的输液率为30%,住院病人则更高;在国外为45%,而在我国的一些医院达到可怕的90%。这都说明了中国病人输液问题确实很严重。

  在我国,大约有90%以上的患者并不知道滥用输液的危害:常输液会降低身体免疫力。用输液方式,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如果人们不管大病小病首选输液,长此以往,必然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而且,输液输得最多的就是抗生素,抗生素滥用会使患者体内耐药菌增多,疾病更难治愈,反而非输液不可,形成恶性循环。液体中的微粒带来慢性危害。即使在最严格的操作环境下,输液中也难免带入微粒。在以往,输液微粒给人体带来的风险非常大。虽然随着输液技术的发展和改善,以及对药品的严格控制,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是不可能保持无微粒的状态,这也积累着潜在的风险。长期下去,可能引发局部的供血不足,从而引起水肿、过敏等症状。像大家熟悉的静脉炎,一大部分与此有关系。此外,药物越是混合得多微粒越多,操作不当引起的微粒污染,还有环境引发的微粒污染都值得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很多人并不知。每年因不安全注射死亡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全世界每年因输液有几十万人丢了性命。因此,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必须注射或输液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三)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考虑到我国抗生素滥用难以遏制的现状,国家原卫生部要求抗生素的使用率不超过50%,实际上达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有专家认为,相比欧美国家,我国的抗生素滥用情况更为严重。有一组数据: 在美国抗生素人均消费量13克,在中国130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的医院,抗生素年使用率曾经高达74%,在很多基层甚至还要更高。

  抗生素是处方药。所有抗生素在抗感染的同时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一般针对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感冒、伤风和其它上呼吸道感染无效。因此,为有效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发生耐药,减少不良反应,预防滥用, 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虽然这个问题近些年有所改进,但是,今后只能按照健康素养的要求,不断加强管理力度,解决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客户案例

网站首页